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的通知

——陕工信发〔2021〕377号 各设区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杨凌示范区工业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韩城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 为加快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陕工信发〔2021〕377号

各设区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杨凌示范区工业和商务局、市场监管局,韩城市工信局、市场监管局:

为加快提升工业能源利用效率,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根据工信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1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的通知》(工信厅联节函〔2021〕268号)要求,决定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2021年度重点用能行业能效“领跑者”遴选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钢铁、焦化、铁合金、电解铝、铜冶炼、铅冶炼、锌冶炼、镁冶炼、水泥、平板玻璃、原油加工、乙烯、煤制烯烃、合成氨、甲醇、电石、烧碱、纯碱、对二甲苯、精对苯二甲酸等20个行业。

二、基本要求

申请能效“领跑者”的企业应满足以下要求:

(一)年能源消费量超过1万吨标准煤的独立法人单位;

(二)单位产品能耗水平达到能耗限额国家标准的先进值,且为行业领先水平;

(三)按照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GB/T 23331)和《测量管理体系-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GB/T 19022)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和测量管理体系,建立完备的能源统计和计量管理体系制度,能源计量器具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 17167)要求并已通过能源计量审查,建立节能奖惩制度,已建设能源管控中心或能耗监测系统;

(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相关要求,未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列入禁止、淘汰目录的落后用能设备和产品;

(五)近三年内未发生重大安全、环境事故或产品质量违法行为,且未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

三、组织实施

(一)符合入围条件的企业自愿填写能效“领跑者”申请报告。各市(区)工信和市场监管部门对申请报告进行审查后,于2021年12月2日前将申报汇总表和申请报告(纸质版一式4份)寄送至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节能综合利用处)。电子版材料同时通过“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管理平台”(https://green.miit.gov.cn)上传报送。

(二)省工信厅联合省市场监管局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择优向工信部和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推荐。

(三)具体申报表格及相关要求,请登录陕西省工信厅网站(http://gxt.shaanxi.gov.cn)“产业发展”栏目“节能综合利用”部分或工信部网站(http://www.miit.gov.cn)查阅下载。

联系方式:

陕西省工信厅节能处          朱    营   029-63915585

陕西省市场监管局计量处   谢奇伟   029-86138185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1月29日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中企查策立场,中企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陕西省政策

陕西省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转807 邮箱:daizhongshangdazhongchua@lr5.cn

为您推荐

【省科技厅】陕西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活动咨询问题开始征集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全国科技活动周即将来临。日前,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为更好地服务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展有温度有力度的“5·30科技工作者法律服务活动”,省科技厅面向全省科技工作者广泛征集有关法律问题。

青海首笔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

 4月22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传来好消息,青海首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客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由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成功发放,贷款金额600万元。该笔贷款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发放,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了科技型企业“缺抵押、融资难”等问题。

一季度青海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4月27日,青海省商务厅发布消息,面对国际投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形势,省商务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外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跟踪服务,持续优化稳外资环境,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精神状态,顶压前行。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348万美元,同比增长12.65%,实现首季“开门红”。

第40届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4月26日,第40届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青海省科学技术馆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吸引了全省4万余人参与,其中178项优秀作品入围终评,内容涵盖多个科技领域,充分展现了我省青少年的创新活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