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财政厅】青海省下达6.44亿元资金助力发展“高精尖”

 1月3日,来自省财政厅的消息,截至去年12月底,我省聚焦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带动引领作用,累计下达科技专项资金6.44亿元,较上年增长6.8%,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财力支撑保障。

【省发展改革委】青海:强化系统协同加力 促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1月3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消息,2024年以来,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市场监管局着力健全系统协同高效工作机制,推动统一大市场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在释放市场活力、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循环畅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青海能源集团成为青海省首批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三星级”企业

 1月7日,记者从青海省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悉,青海能源集团荣获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星级贯标评估“三星级”认证,成为全省首批通过数字化转型贯标的“三星级”企业,为青海能源集团全力打造“安全、高效、智能、文明、和谐、绿色”的智能化煤矿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和煤炭产业新型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科技赋能 绿色有机农业乘势而上 ——西宁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系列报道之三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四地”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亲自为青海推动高质量发展擘画的重大战略。

青海省食品级氧化镁成功开拓欧美市场

  1月6日,记者从西宁海关了解到,日前,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工业园的青海创信电子材料有限公司1万吨食品级氧化镁生产车间内,一批食品级氧化镁经装料、煅烧、分拣、包装等工序生产下线后顺利出口德国,填补了青海省食品级氧化镁产业的空白。

青海省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成投产

1月2日,青海省能源局发布消息,截至2024年12月31日,我省第一批大基地风电、光伏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总装机规模1050万千瓦(光伏800万千瓦、风电250万千瓦)。

青海财政持续发力助推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

2024年12月25日,青海省财政厅传来消息,2024年,青海立足特有的生态环境、盐湖资源、清洁能源、有机农畜产品等资源禀赋优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资金保障,累计下达科技专项资金6.44亿元,较上年增长6.8%,为推动全省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保障。

【西宁市】西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启动

  12月27日,以“算电协同、绿色赋能”为主题的西宁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启动宣贯会顺利举办。浙江智能制造专委会等国内数字化转型专家团队,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中国长城、华为、浪潮、金蝶、新华三等50余家优质头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以及240余家优质企业代表参加。

【省商务厅】青海省商务厅助力外贸发展再上新台阶

为搭建政企沟通平台,鼓励地方商务主管部门、重点企业建言献策,借鉴好的经验做法,12月23日,省商务厅组织召开第二期商务双周圆桌会议,重点市州商务主管部门、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所辖园区、格尔木昆仑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宁综保区等单位业务负责人,省内重点外贸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以真抓实干推动高原康养产业实践 主动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大局 公保扎西

青海作为高原康养策源地和落实地,具有得天独厚的世界黄金海拔(1500-2500米),丰富的山宗、水源、净土、多民族文化、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等资源优势,专业的领军人物和团队,扎实的工作基础等,具备发展高原康养产业的先天优势,是值得社会各方面合力推动的民生经济新增长点和朝阳产业,对我省融入健康中国战略大局具有重要意义。

【洁净青海·绿色算力】云超智一体算力中心项目落户省城北区

为加快融入青海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大局,积极推动“清洁能源”与“电力产业”协同发展,12月21日上午,西宁市城北区先后在城北区政府和西宁市创新创业园举行“活力北区 向新而行”——青海羲源云、超、智一体算力中心项目推介暨开工仪式。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促经济 稳增长】 生产阴极铜17.8万吨 营业收入达135亿元 青海铜业“三增一降” 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12月21日,记者走进西部矿业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电解车间内大型行车正在紧张作业,一摞摞阴极铜板经过机械臂快速剥离、打包入库。“今年以来,公司以增投资、增产量、增效益和降成本为抓手,科学稳定调节生产运行节奏,不断优化生产组织和产品结构。截至目前,生产阴极铜17.8万吨,同比增加47.47%;营业收入135亿元,同比增长65.85%;1-11月上缴税费1659万元,为全省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西部矿业青海铜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松说。

青海多措并举全力冲刺提振消费

 “为充分发挥惠民助企作用,大力开展问计于民、问计于企行动,省商务厅召开首期‘商务双周圆桌会议’。”青海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会议围绕进一步落实商贸领域稳增长措施、帮助企业用活用好政策、有序组织实施消费促进活动、促进批零住餐企业向好发展、充分发挥老字号促进品牌消费和弘扬传统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形成广泛共识。

青海首个省级电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正式获批筹建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12月18日,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发布消息,青海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正式致函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明确同意筹建“青海电力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标志着国网青海电力在知识产权运营管理和产业链协同创新方面迈上新台阶,将为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青海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新动能。

【省商务厅】青海实际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青海省商务厅紧紧围绕产业‘四地’建设,积极强化政策支持、提升外资服务保障、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全力推动全省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12月12日,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10月,全省实际利用外资较去年同期增长8.38倍,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实际利用外资实现较快增长。

【省发展改革委】青海省民营经营主体突破55万户

  12月10日,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青海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会,重点解读民营经济发展政策,重点介绍相关金融产品,重点推介西宁、海东、海西三地项目投资。这既是现场交流会,也是现场办公会。

【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青信融”平台融资需求对接系统上线运行

为全面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有关会议精神和文件要求,发挥省、市(州)、区(县)三级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做好青海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摸排工作,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应急开发了“青信融”平台融资需求对接系统(微信小程序),并于2024年11月20日正式上线。

“互助家政”缘何异军突起

  家政服务看似事小,却事关千家万户福祉。在青海众多家政行业中,“互助家政”这一品牌如何成为全省家政行业的翘楚,获得消费者的信赖?12月17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启林,互助县就业服务局局长伊顺年,“互助家政”形象代言人、互助家政集团董事长文海炜,“互助家政”从业人员李卓满措,做客《请进,我们的直播间》栏目,讲述“互助家政”的故事。

2024年底青海高新技术企业预计达300家

  12月16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懂青海 爱青海 兴青海”系列新闻发布会科技专场新闻发布会获悉,青海省科技厅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和建设产业“四地”,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着力以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全方位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有关智库《2023中国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数据显示,青海创新环境排名为全国第13位。2024年底,预计我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家,较“十三五”末增长37.6%。

青海省民营企业外贸发展凸显“主力军”作用

  12月9日,据西宁海关统计,前10个月,青海省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196家,同比增长14.6%。青海省民营企业进出口总额达到31.8亿元,同比增长64.1%,占全省外贸总值的76.2%,较去年同期增加23.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额为26.1亿元,增长91.4%,占全省出口总值的87.4%。今年以来,青海省各类经营主体保持活跃,特别是民营企业表现十分突出,成为拉动青海省外贸增长的主要力量。

争取1.8亿元,推进西宁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

12月9日,记者从西宁市工信局获悉,为深入贯彻国家及省级关于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的政策精神,市工信局积极争取,成功获得1.8亿元专项资金,为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西宁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出台

 近日,记者从西宁市人大常委会获悉,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西宁市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施行,将对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管理,集约利用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提供法治保障。

《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于明年实施

 近日,记者从西宁市人大常委会获悉,青海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查批准了《西宁市湟水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

青海省首家淡水鱼养殖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

  近日,我省首家淡水鱼养殖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乡淡水鱼养殖基地挂牌成立,填补了民和县淡水鱼养殖业技术空白。

【省科技厅】科技赋能推动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

11月26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传来消息,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作用,今年以来,省科技厅围绕科技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绿电协同等内容,加强调查研究、谋划设计,前瞻性布局引领性科技项目,打造科技创新平台,科技赋能青海省绿色算力基地建设取得新进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青海企业闪耀中博会 合作意向金额达500万元

 11月22日,记者从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第十九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我省企业初步达成合作意向金额500万元。

【省市场监管局】“黄南馍馍”加工制作团体标准发布

近日,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黄南馍馍”加工制作团体标准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管理系统发布,标志着历时两年的“黄南馍馍”加工制作标准化试点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青海:光伏组件高效回收技术获国家认可

  12月3日,由国家电投集团黄河公司和国家电投集团光伏产业创新中心联合研发的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高效综合法成套工艺技术及国产化设备,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第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这标志着黄河公司在晶硅光伏组件回收领域的绿色能源装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得到了国家认可。

特色优质农畜产品齐亮相 “青字号”惊艳第二十一届农交会

  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广州举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农交会”)上,青海展团盛装亮相,牦牛、藏羊、冷水鱼、冷凉蔬菜等产品新鲜亮丽。

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1394.05亿元

 10月28日,纪念青海省工商联成立70周年座谈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省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394.05亿元,经营主体发展到53.7万余户,从业人员超过150万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