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外贸高速增长跑出“新速度”

全市进出口实现连续21个月的两位数增长,西宁市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跑出了“新速度”!

全市进出口实现连续21个月的两位数增长,西宁市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跑出了“新速度”!

  日前,记者从西宁市商务局获悉,2023年西宁市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38.8亿元,同比增长27.8%,约占全省进出口的80%。碳纤维、片碱、铜箔、多晶硅,以及高原蔬菜等产品实现首次出口,光伏产品、盐湖化工产品等青海“新两样”出口大幅增长。

  西宁市围绕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中心任务,突出创新驱动引领,有效落实稳外资稳外贸政策措施,推动西宁外贸发展提质增效。过去一年,全年有外贸进出口业绩的企业126家,较上年增加37家,同比增长41.6%。立足西宁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在建好藏毯、特色浆果2个国家级和新能源新材料、特色轻工、化工及金属材料等3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指导圣源地毯、青海宜化、华晟硅铁获得海关高级认证,新建甘河新材料、东川新能源两个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极大地挖掘了全市外贸新的增长极。搭建全省首个全链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便捷服务。

  西宁市与全球98个国家和地区,“一带一路”沿线69个国家实现了贸易往来。西宁市经贸代表团出访尼泊尔围绕非遗传承藏毯加工,尿素、光伏电缆、机电产品等领域开展经贸洽谈,累计达成进出口合作意向约1650万美元。首发“西宁号”国际货运班列,首批“青字号”66吨土豆等高原冷凉蔬菜直供香港,2023年编发中欧班列、公铁联运、铁海联运货运专列28车次,推动了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的良性发展,不断拓宽了碳酸锂、工业盐、特色农畜产品等“青字号”名特优产品的出海渠道。

  今年,西宁市将围绕产业“四地”中心城市,建设运营好国家级、省级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巩固对外贸易基本盘,拓展跨境电商出口,加快培育外贸新业态新动能。实施内外贸一体化促进工程,培育一批贯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商贸企业和电商企业。不断拓展宁商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西宁市外贸服务发展平台功能,实现稳链、补链、强链。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全链条集散交易中心,立足全省农畜产品资源优势,优化集散企业流通结构,加强产销对接,强化数字赋能,创新销售模式,线上线下共同发力。深入挖掘全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的独特价值,通过各类国内外洽谈会打响和壮大“西宁夏菜”“西宁牦牛”等品牌,在推进宁货出青、青货出海上走在前作表率。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中企查策立场,中企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青海省政策

青海省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转807 邮箱:daizhongshangdazhongchua@lr5.cn

为您推荐

青海首笔高新技术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落地

 4月22日,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传来好消息,青海首笔高新技术企业小微客户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由中国工商银行青海省分行成功发放,贷款金额600万元。该笔贷款通过知识产权质押方式发放,有效降低了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切实解决了科技型企业“缺抵押、融资难”等问题。

一季度青海实际利用外资实现“开门红”

 4月27日,青海省商务厅发布消息,面对国际投资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形势,省商务厅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紧盯目标任务,聚焦重点外资项目,加大政策支持,强化跟踪服务,持续优化稳外资环境,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精神状态,顶压前行。一季度,全省实际利用外资1348万美元,同比增长12.65%,实现首季“开门红”。

第40届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举办

4月26日,第40届青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青海省科学技术馆举办。本届大赛以“创新、责任、诚信、合作”为主题,吸引了全省4万余人参与,其中178项优秀作品入围终评,内容涵盖多个科技领域,充分展现了我省青少年的创新活力。

【省商务厅】创新推出商务双周圆桌会议 以服务提标助力企业发展提档

2024年12月,省商务厅创新推出商务双周圆桌会议,开展问计于民、问计于企行动,进一步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发挥惠民助企作用,推动政策精准落地,推进问题闭环解决,以服务提标助力企业发展提档。截至目前,已举办圆桌会议8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