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创原“新春科技大集”启动

2月18日,秦创原“新春科技大集”启动仪式暨氢能产业链专场活动举办。本次活动由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与陕西西咸新区人才集团有限公司、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产业园区发展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吸引了氢能产业链企业、投融资机构、科技服务示范机构等50余家单位参加。

陕西财险业助力低空经济加速腾飞

2月18日,记者从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陕西监管局获悉:2024年,陕西承保低空经济相关业务的财险机构达10家,占全省财险机构数量的三分之一,累计实现保费478万元,提供保险保障18090万元。

搭乘基层服务“专列”,更多青年助力西部高质量发展

西部地区总面积占全国约72%,人口占全国约27%,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占全国约21%。

2025寒假青海省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举办

  2月18日,由青海省妇联主办的“城乡少年手拉手 家乡巨变润心田”——2025寒假青海省青少年研学交流活动在青海省妇女儿童发展服务中心启动。

青海拉面大数据中心在化隆揭牌 “互联网+”助推拉面产业智慧化发展

2月17日,青海拉面大数据中心在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新区揭牌,化隆县将通过整合产业链数据资源,构建“互联网+拉面”新生态,实现拉面产业从传统餐饮到智慧产业的跨越。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方面创新支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科技获得感。

西北领先 我省国家级绿色工厂达54家

  2月17日,记者从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加快推进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54家、绿色工业园区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两家,绿色工厂相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在西北五省中处于领先地位。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MLED显示模组项目进展顺利

  2月15日,记者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获悉,园区新招引的西宁新型显示产业园一期MLED显示模组项目厂房主体已顺利封顶,预计今年7月底试生产。

财税政策再加力 发展韧性更强劲 ——我省落实更加积极财政政策助力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持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今年,我省明确将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财政科学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能,促进我省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家

2月12日,全省工业融通发展暨产业创新供需推介活动在金昌举行。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2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9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5家,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比达到20.61%。

陕西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 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一

工信部日前公布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陕西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47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户。2月17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截至目前,陕西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98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9户;创建省级绿色工厂300家、绿色工业园区1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4户;绿色工厂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超过30%,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列西部地区第一。

高校学生工作建设项目开始申报

2月15日,记者从省委教育工委获悉:2025年度高校学生工作建设项目申报启动。申报时间截至3月24日。

陕西去年为900余家企业5400余人次提供知识产权法律服务

日前,记者从省检察院获悉:2024年,全省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知识产权案件549件。

“工信贷”覆盖陕西3668家企业 去年发放贷款285.8亿元

2月12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4年,陕西省“工信贷”合作银行从13家增至15家,“工信贷”企业白名单覆盖面不断扩大,总数增至3668家。

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揭牌 系全国第三个、西北第一个区域转化中心

2月15日,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西北地区推进会在西安召开。会上,先进技术成果西安转化中心揭牌。这是继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先进技术成果西部转化中心后,全国第三个、西北第一个先进技术成果区域转化中心。

今年陕西聚力打好重点产业链群建设硬仗

■ 做强做优现代能源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

榆林至西安城际低空物流航线首航 填补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空白

2月16日0时10分,一架满载新鲜榆林羊肉的大型固定翼无人机从榆阳马合通用机场起飞,经过2小时47分钟飞行,平稳降落在西安蓝田机场。这意味着榆林至西安城际低空物流航线成功首航,填补了国内大型无人机干线物流运输的空白,展示了低空经济在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代表着榆林在低空经济领域迈出了坚实一步。

陕农优品”产销对接活动在南京举办 组织省级八大重点产业链优势特色产品参加

2月16日,“陕农优品”(南京)产销对接活动举办,这是今年首场“陕农优品”产销对接活动。

惠企利企 增添发展动能 ——我省深化“三抓三促”行动推动产业发展

“在甘肃干事业,简单、高效。”

坚定不移抓招商 持之以恒优环境

招商引资是决定我省未来发展的优先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是永不竣工的基础工程。刚刚召开的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吹响了今年大抓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的“冲锋号”。全省上下要认真落实会议安排部署,坚定不移抓招商、持之以恒优环境,不断开创甘肃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提升服务效能 厚植兴业沃土 ——全省各地出实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不可或缺。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激发市场活力,离不开优良的营商环境;提振经营主体信心、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营商环境是关键之举。

在甘肃这片沃土创造更大价值 ——我省以一流营商环境吸引企业投资兴业

2月6日,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在兰州召开。大会肯定了2024年全省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取得的成绩,对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作出安排部署。大会释放出我省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的强烈信号,让广大企业家更加有信心在甘肃这片沃土投资兴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厚植兴业沃土 提升发展动能 ——甘肃以一流营商环境全方位助力企业发展

“以一流环境引大引强引头部,用倾情服务惠企利民促增长,为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注入强劲动能。”2月6日,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对全省营商环境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青海省西宁市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

 2月10日,记者从西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西宁市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宁市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建成全省首家虚拟电厂,全面启动“零碳园区”建设,加快推进6兆瓦光储充智能微电网和新型储能基础设施建设。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蓝算数据标注基地:未来三年将迎井喷式人才需求

 2月10日,记者从西宁市绿色算力产业招商引资、人才引进和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武汉理慧诚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慧诚)在西宁投资的青海蓝算数据标注基地已于1月23日正式投入使用,未来三年,将迎来人才需求的井喷。

【坚定信心 实干争先】青海全力打造绿电招商“金字招牌”

2月7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青海省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青海省从过去的低电价优势到现在的“绿电”优势,让青海发展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有了新的竞争优势。2024年,青海省能源局紧紧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这一目标,加快培育体现青海能源特色和优势的新质生产力。

2024年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

2月8日,全省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总结2024年农业农村及乡村振兴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工作。过去一年,全省农业农村系统以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为目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农业农村经济稳中向好,乡村全面振兴加速提质。全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715元,同比增长7.1%。

陕西9名专家入选新一届国家民爆行业“两委会” ​入选人数居全国前列

2月5日,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工信部日前公布了新一届国家民爆行业专家咨询委员会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名单,我省共有9名专家入选。其中,6名专家凭借深厚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跻身专家咨询委员会;另外3名专家凭借在标准化领域的突出贡献,加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此次入选的总人数,创造了我省最佳成绩,在全国范围内,仅次于北京。

陕西加强重点商标行政保护工作

2月7日,记者获悉:为提升陕西商标品牌保护服务能力,促进商标品牌战略深入实施,省知识产权局日前印发《陕西省重点商标行政保护工作指引(试行)》,提高全省商标行政保护效能。

出台专项政策促会展业发展

●对展期3天以上,展览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1万平方米、5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以上的展览项目,分别给予举办单位最高25万元、40万元、200万元、500万元一次性奖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