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5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全国第十一批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西宁位列其中,正式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这标志着我市又增添一张响亮的“国字号”名片!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插图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插图1

我市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插图2

5月2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全国第十一批国家节水型城市名单,西宁位列其中,正式获得“国家节水型城市”称号,这标志着我市又增添一张响亮的“国字号”名片!

国家节水型城市是城市节约用水工作的最高荣誉称号。作为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西宁能够获此佳绩殊为不易。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我市始终坚持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持“四水四定”,实现节水与增效同频、绿色与发展共振的特色节水思路,更是全市人民携手同心一点一滴厉行节约的诠释!

近年来,西宁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原则,以建设现代美丽幸福大西宁为总目标,不断构建完善流域系统生态治理格局,全面落实国家节水行动,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西宁为什么要节水?

在西宁人的印象中,这里有湟水河、北川河、南川河等大小河流,还有黑泉水库、盘道水库等多个大中小型水库,水资源还算丰富。“家门口守着湟水河,咱还用节水?”“现在建的各种水库供水,水源充足,有节水的必要吗?”不少人发出疑问。

西宁虽有水,但西宁深居内陆,干旱少雨,河流水系主要由湟水及其支流构成,水资源总量13.14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约570立方米,分别占全国和全省人均水资源量的1/4和1/20,属资源型重度缺水城市。西宁市作为青海省的省会,以占全省2%的水资源量,支撑了全省约一半的地区生产总值,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因为缺水,我市坚持“四水四定”原则,强化水资源底线约束,提升水循环利用效率,持续努力建设节水型城市,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等荣誉称号。

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深入企业、社区调研督导,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及时成立市级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量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分工,高标准推进创建工作。同时,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各县区、各部门年度绩效目标考核,签订年度节水目标责任书,以考核促落实,构建形成党政统领、市区共建、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大节水”管理工作格局。

积极开展节水管理工作前瞻性规划及研究,出台《西宁市节水型城市建设规划(2017—2025)》《西宁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西宁市“十四五”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西宁市海绵城市建设专项规划(2016—2030年)》等,明确城市节水工作目标任务。健全完善节水制度政策,先后出台《西宁市节约用水条例》《西宁市城市供水用水条例》等一系列法规,进一步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配量格局。建立节水财政投入制度,保持稳定的资金投入,为计划用水管理、节水基础建设、节水宣传、节水载体创建等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拧紧“水龙头” 严格管理供水用水

水少,更需要善用。一直以来,我市强化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刚性约束,建立西宁市用水总量强度双控指标体系。严格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按照行业定额下达公共供水用水单位和自备用水单位用水计划,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计划用水率达到90.49%,自备水计划用水率达到100%。同时加强计划执行监督检查,建立预警制度,确保不逾越用水总量控制红线。对年用水量30万立方米以上的8家用水大户实施重点监控管理,开展节水核查,有效推动节水降损、减排增效。规范节水统计制度,建立《西宁市城市节水统计报表制度》,定期分析统计数据,为研判城市节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出台《西宁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严格落实节约用水“三同时”管理制度,强化建设项目从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的节水管理,结合绿色建筑开展节水审查项目共128个,明确节水系统设计、节水器具选用和节水技术标准应用,新建公共建筑全面落实节水设施。 发挥水价杠杆,促进节约用水管理。

注重系统治理 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

走进湟水河湿地公园,各种海绵技术巧妙地糅合进公园的生态环境中,这里不仅是一处供市民休闲游玩的生态公园,里面还藏着许多“海绵城市”的奥妙。路面铺装、绿地海绵化改造,就地消纳雨水径流,雨水被导入设置的“雨水湿地”净化……公园建设与海绵理念相结合,根据自然地形、地貌实现湿地雨水的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和可持续水循环,凸显了良好的湿地生态功能。经常到公园里锻炼健身的市民陈女士说:“进行海绵建设的湟水湿地公园,雨水收集没有让水流失,充分利用,使得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湿地,水碧树绿,空气湿润,到这里休憩感觉很享受。”不仅是湟水河湿地公园,火烧沟、植物园、部分街道、小区……处处是“海绵体”。

——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打造海绵典范城市。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全领域,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划定山体海绵建设示范区、海绵型湿地建设示范区和城市建设示范区,完成建设项目228项,设置26处雨水调蓄池项目、6处雨水桶项目、7处大型公园,全年收集利用雨水约60.52万吨,为在全省乃至西北半干旱地区推广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了“西宁模式”。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提高污水再生利用量。优化污水处理厂布局,高标准建设城市污水再生回用工程,市区共建成污水处理厂6座,日处理能力达39.75万吨。制定《进一步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若干措施》,鼓励城市景观、绿化、道路喷洒等用水优先使用再生水,对使用再生水的企业给予每吨水减免0.8元的排污费补贴,考核评价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6.05%,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和可持续利用水平显著提高。

——坚持创新示范引领,积极开展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不断加大城市供水老旧管网改造力度,开展管网DMA分区计量管理,采用球墨铸铁、PE等新型管材,完成市区供水管网检漏758公里,敷设DN100以上供水管线23.5公里,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低于9%。2022年,西宁市成功入选国家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治理试点城市。

引领节水载体创建 夯实城市节水基础

在西宁中房萨尔斯堡小区,1200立方米地埋式雨水蓄水模块式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可实现小区景观绿化灌溉用水、小区道路冲洗及景观补水用水;在青海娃哈哈启力饮料有限公司,企业通过炭滤水配料改造,年节约用水可达18000吨;在第四污水处理厂,其配套中水厂采用反硝化深床滤池工艺,中水回用水质达到景观用水标准。考核评价年中水回用量为1938.98万吨……企业、单位、居住小区既是用水的主体,也是节水的中坚,更是节水的主力军。

西宁始终坚持把引领节水载体创建活动作为夯实城市节水的基础工作来抓。目前,市区共创建215家省级节水型单位、182家省级节水型居民小区、3所节水型高校、11家节水型工业企业;在全省率先开展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3家节水型单位被命名为国家级“水效领跑者”,青海建筑技术职业学院入选全国首批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水效领跑引领效应不断凸显。

“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月会浪费1立方米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会浪费3至25立方米水。”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西宁缺水吗?平时生活中你们有没有节水小妙招呢?”

……

像这样的节水宣传进学校、小区等活动,近年来一直不间断地在我市开展,同时,我市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和“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科普日”等活动为契机,采取线上+线下宣传相结合方式,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新媒体等,多途径、多视角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引导市民群众逐步形成节约水资源、保护水环境的消费理念,营造城市节水的良好氛围。

截至考核评价年年末,完成了节水型城市创建的9项申报条件、6项生态宜居、10项安全韧性、4项综合类评选指标,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量为每日96.4升/人,公共供水的非居民用水计划用水率为90.49%,自备水计划用水率达到100%,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合格率达100%,节水型企业覆盖率72.96%。

节水型城市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下一步,我市将以成功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为契机,严格落实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重大使命,扛起源头责任,强化干流担当,积极构建人水和谐共生新格局,深入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全面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代众查策立场,代众查策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政策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政策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作者: 西宁市政策

西宁市 “代众查策小助手” 专线:0451-81320128转807 邮箱:daizhongshangdazhongchua@lr5.cn

为您推荐

【西宁市】外贸高速增长跑出“新速度”

全市进出口实现连续21个月的两位数增长,西宁市对外贸易高速增长跑出了“新速度”!

【省商务厅】青海省“中华老字号”再添一丁

 3月4日,记者从青海省商务厅获悉,今年初,商务部等5部门公布了第三批中华老字号名单,我省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雪山”品牌成功上榜。果洛雪山食品有限公司始建于1959年,经过六十余年发展,如今已成为一家牦牛乳肉综合加工企业,旗下“雪山”牌牦牛肉干、奶粉等系列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4月1日起青海省未备案APP、小程序将下架关停

 3月1日,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发布消息:4月1日起,青海省未备案APP、小程序将下架关停。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 青海省实际利用外资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

 2月28日,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2024年1月,青海省实际利用外资845万美元,同比增长7.6倍,提前实现首季“开门红”目标。

全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召开

 2月26日,全省国资国企工作会议在西宁召开,总结2023年工作,部署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

【坚定信心开好局起好步】 为企业实现“开门红”添足动力

   2月27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工人们抓生产、赶订单,掀起新一轮生产热潮,而在该公司配电室,国家电网青海电力三江源(电靓夏都)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刘卫民和同事冶博衍正仔细地对计量柜、进线柜等设备进行巡视,确保企业安全、稳定、无忧用电。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一粒小薯种的澎湃生命力 ——解码“青薯9号”的“进阶之路”

  曾几何时,作为青海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的马铃薯因品种退化,产量逐年下降,马铃薯种植无法为农民提供增收支持。种子,农之大事,国之大事!种子质量无法保证,粮食安全将无从谈起。

12条金融举措支持青海工业绿色发展

青海工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青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推进青海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日前,中国人民银行青海省分行联合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金融支持青海工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对加强引导金融资源向全省工业绿色发展提供精准支撑发挥指导性作用。

助力企业破解难题,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西宁科技大市场,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载体,自2019年5月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立足西宁、服务全省、辐射全国”服务宗旨,通过不断优化创新服务,助力企业破解难题,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市科技局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安排部署科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

1月29日,西宁市科学技术局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近期有关安全生产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并按照省市安全生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局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局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局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科技部办公厅 民政部办公厅 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促进科技类社会团体发挥学术自律自净作用专项行动的通知

各科技类社会团体业务主管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民政厅(局)、科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民政局、科协:

科技部办公厅 中国科学院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六届全国科学实验展演汇演活动获奖名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城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全国科普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办公厅(办公室、综合局):

【省财政厅】青海下达3.6亿元筑牢青藏高原生态屏障

 2月23日,来自省财政厅的消息,省财政厅下达2024年中央重点生态保护修复治理资金3.6亿元,支持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东部湟水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以下简称湟水山水工程)建设。

【公信厅】青海省工信厅多措并举力促工业经济开好局起好步

2024年以来,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入贯彻落实全省两会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态度,大力实施力促复工复产、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等具体措施,全力确保工业运行开好局、起好步。

【省科技厅】青海通报2023年度科技特派员及工作站考核结果

  2月22日,青海省科技厅公示通报2023年度青海省科技特派员及工作站考核结果,对104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1000名科技特派员考核结果进行核实,评选出优秀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0个,优秀科技特派员162名。

【省市场监管局】青海:20条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民营经济活力,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近日,省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市场监管部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切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今年青海省加快6个省际对外通道建设

  记者近日从青海省交通运输厅获悉,2024年,我省将续建湟源至西海等20个公路项目,力争新开工建设热水至江仓等5个公路项目,建成瞿昙至化隆等4个公路项目,新增通甘肃方向2处省际高速公路通道,实现公路通车里程突破9万公里,提前一年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其中,高速(含一级)公路在规划目标基础上再提升200公里。

春天里 再启程 ——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侧记

  一场春雪,让高原古城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全省民营经济人士代表齐聚一堂,共享青海民营经济的又一个“高光时刻”。

青海省民营经济总数突破53万户

 2月21日,记者从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我省民营经济总数突破53万户。其中,西宁市民营企业数量达7.8万户,占全省的56.9%;民营经济占GDP超40%,带动就业3.5万人。

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论学习贯彻全省两会精神

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既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全省两会强调,聚焦融合联动共享,用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选准突破口、找准着力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呈现新局面。

返回顶部